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针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朝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①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②设立三省相互牵制与监督
③设枢密使掌管国家军政大权 ④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可采用排除法,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是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而非北宋,因而含有②的选项都是错误的,故答案是B。宋朝采取的削弱相权的措施主要有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设枢密使掌管国家军政大权。相权被分割。
考点: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
点评:宋太祖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皇权,首先杯酒释兵权,皇帝掌握了兵权,后又采用二府三司制削弱相权;此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从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等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D不符合史实,参知政事是宋朝的中央官职,相当于副宰相,实际上分化宰相的行政权,行使地方监察权的是通判。ABC都符合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
考点: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点评: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军、政、财三权收归中央
(1)原因:唐后期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2)措施:
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3)影响: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了“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两位唐朝学者发表对“秦国统一天下,但享国十五年即亡”的看法。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清雍正时,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谢御书陆贽奏议叙文折》。硃批:“览卿奏谢,知道了。此事当具本奏,令众知不私。此篇文朕先已发出乾清门,满汉大臣看过。本上文意可另斟,着特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奏事密折直接呈送皇帝
B.一般事务奏事另有途径
C.提高了军机处办事效率
D.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军机处提高了办事效率主要是指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直接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年羹尧上折给雍正帝,雍正帝予以批示,并没有显示出军机处的效率,因此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宋代“参知政事宜于宰相分日之印,押正(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材料直接反映了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 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宋代的时候,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注意题干要求的是直接反映的问题,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