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 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 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天下下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10分)
参考答案: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关于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关于两者差别,西周时贵族政治,是按血缘关系,是宗法制的体现。清朝是官僚政治,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实现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宋朝实行“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乱。”的策略,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是
A.强化了皇权
B.削弱了地方势力
C.防止了禁军将领权重
D.缓和了阶级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是宋朝削弱军权的内容和评价,故没有涉及阶级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秦汉时地方守、相向朝廷申报一岁治状的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上计一次,即“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最。”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与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高小平等《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二?英国没有专门的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三?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
——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4分)与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9分)
参考答案:(1)措施:实行上计考察;设立刺史、采访使作为监察官监察地方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官员的监督与考核制度。材料中的“三载上计,以会课(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最。”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表明汉唐时期对官吏的考核措施很严格。材料中的“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表明汉唐两朝对地方实行监察制度。依据材料中的“临时”这个关键词可以得出汉唐时期考查官员的另一个措施。
(2)第二问,“英国没有专门的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是先秦时期,行省制是元朝时期,内阁制是明朝时期,所以排除ACD。故本题选B。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汉承秦制,因此称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也是一个大变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白钢在《中国政治史》中说,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不易选拔人才
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
D.加强了对官吏选拔的控制,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A项错误;宋代的“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现象但并不能杜绝,B项不对;“行卷制”和“糊名制”是对科举制的发展完善,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C项错误,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