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清朝长期关闭国门,实行海禁政策,其原因在于统治者认为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D.“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从中国的近代屈辱到现代崛起的艰难历程中得出的基本结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材料二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
参考答案:(1)材料一主张闭关锁国。认为中国无需与外国通商,闭关可以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达到缴税年龄)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年老不再缴税或死亡)则还田。”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
A.井田制
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C.均田制
D.土地兼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成书于玄宗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这表明当时的商人(????)
A.经济地位不高
B.政治地位低下
C.备受官府盘剥
D.没有人身自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由此可知唐朝商人和手工业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居官,在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政策相关,可见当时的商人政治地位低下,因此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
参考答案:(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