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三?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 ,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⑴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4分)董仲舒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是什么?(2分)
⑵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董仲舒提出的道德标准。(4分)
⑶董仲舒的上述思想主张实施后,对“孔子之术”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4分)
参考答案:⑴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目的:巩固统治;维护统一
本题解析:本题本题主要考查的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并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可以从材料中提取出关键字,然后联系所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由材料中的“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政治立场的角度上分析,目的可以从维护统治、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方面分析其目的。
(2)由材料二和三“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 ,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很容易联系起教材里所说明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3)该题主要考查了董仲舒思想的历史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其历史影响主要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此后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董仲舒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当时其进步性在于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限制君权
D.独尊儒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主旨是在阐述天人感应,灾异谴告,被认为是天对君主的爱护和关心,通过天谴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对君主专制权力的一种限制,防止君主任意妄为,所以其进步性是C,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注意题干要求选择进步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文中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
D.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率先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社会主义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事实上.中国妇女自我意识觉醒之初,首先不在‘权力意识’,而是‘义务意识’,戊戌时期的维新派妇女首次提出‘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其主要原因是????(???)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中国妇女的觉悟
C.女权运动的影响
D.民族危机的严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义务意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可以看出当时的背景是民族危机不断地加深,不管男女,都担负起挽救民族危机的重任。故选D。ABC项都是其原因,但是不是主要的原因,未从根本上分析,也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妇女解放的特点。
点评: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加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去。材料既体现了在这一民族危机增强的情况下,妇女的民族意识也在觉醒的情况。解答此类问题都要从社会性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原理出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