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故A项的表述正确;东汉的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B项的表述正确;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故C项的表述正确;海禁政策开始于明朝。故D项的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历朝经济的发展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目的
C.在封建社会前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D.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因此A表述绝对化,符合题意。
点评:从能力考查角度分析,古代各种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这种政策在当时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从长时期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哪些植根于我国社会中的传统经济观念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对这些观念,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等等,都将是高考命题可能涉及的重要话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清顺治十八年(1662),清廷强迫云台、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的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人海”。这反映当时清政府实行??????????????????????????????
A.“工商皆本”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盐铁官营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团辱之……市井之子孙(寄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井口之交,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手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郭陈列传》
材料三?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功,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未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则安能不为非?
参考答案:
(1)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对其生活方式加以限制,提高
本题解析: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