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这三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A.1840 1949 1956
B.1912 1949 1978
C.1912 1952 1956
D.1840 1956 197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观察图,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曲线可以明显看出吴越时代(五代十国)以后,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水旱灾害)呈快速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以后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耕经济过度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
A.铁犁牛耕未能实行革命性进步
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
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大规模的分工合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请回答:
(1)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和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6分)
?
????????
???????
图三 大象与玉如意????????????????图四 仙鹤与松树
(2)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吉祥”内容的词句、对联非常丰富,试举两例。(比如:瑞雪兆丰年。每条1分,共2分)
(3)简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
(4)如何看待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1分)
参考答案:(1)图一:四季平安或月月平安;图二: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图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要注意结合图示说明指出每幅图的寓意,主要从谐音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为开放型答案,可以从一些谚语、对联等体现的对丰收的期盼作答。第(3)问要根据所学知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主要是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保守性、封闭性、自给自足等角度进行分析。第(4)问应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方面,分析说明。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考试的重点,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