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 ]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定
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
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保护人首先是使他们的牲口愚蠢,并且小心提防这些温顺的畜生不要竟敢冒险从锁着他们的摇车里面迈出一步。”该段批判愚民政策的文字的论述者是
A.伏尔泰
B.卢梭
C.康德
D.莎士比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有
①反击沙俄侵略②恢复开科取士,崇尚儒家文化③尊重喇嘛教④创立册封达赖和班禅制[???? ]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械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国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引自新华网
材料二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建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代指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熙在位时面临哪几方面的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康熙皇帝维护统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说明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纵横联系的角度评价康熙皇帝在历史上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央政府和地方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国与沙俄殖民者的矛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读下表,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
A.面临内忧外患,大力筹措军费????????
B.国家扶持商业,贸易总额上升
C.社会安定繁荣,国库储备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贸易顾差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