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历史上何种赋税制度和当前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水平最为接近
A.两税法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为高难度的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基本史实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解答该题应以当前税费改革的主要特点(按田亩多少征收统一的税)为依据,再将各时期赋税制度的基本内容与之一一对照,看哪一个最符合或最接近。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只允许一个城市对外通商,这个城市是
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泉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这表明作者主张
A.自由贸易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的“本”、“末”分别指农业、工商业;“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明显是对“背本而趋末”的反对,所以指主张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七条国际贸易航线

——据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特点:中国对外贸易范围遍及各大洲(扩展到美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保护农耕经济????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