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推断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最为可信的证据是
A.权威观点
B.文献记载
C.考古发现
D.民间传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第一手史料的价值较高;A. 权威观点D. 民间传说,都属于第二手史料;B. 文献记载和C. 考古发现,两者相比较而言,考古发现更直接,更有说服力。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汉字的演变
点评:历史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依据的材料)的分类。
(1)按内容分类: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档案、家谱、日记等。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如遗址、家具、旧照片等。③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资料)如神话、民谣、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
(2)按学术价值分类:
分类
含义
学术价值
第一手
史料
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
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记录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
第二手
史料
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
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主要用意在于??? (??? )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祁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由已学及所积累知识可知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是为统治者自身利益的,国家的对外行为也是为本国利益的。从材料中“万年红”,“红”与“朱”义同等方面分析,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因此B符合题意。解此类题目只要把题目所述人物的身份确定,便可得出其目的。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政治制度的完美是人类产生以来的最最久远悠长的追求,历经数千年的探索尝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现代民主政治。请根据以下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954年9月20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说出图一政治制度开始实行的朝代,评价这一制度的作用。(4分)
(2)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2分)
(3)图三是中国人民多年追求民主的结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她规定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又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6分)
(4)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到哪些认识?(2分)
参考答案:(1)唐朝。(1分)
作用: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牵制,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 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