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下周天子为了扩大统治区域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其重要的亲属和功臣,希望建立较为稳固的统治秩序,地方诸侯王的权力直接来源于天子的授权,所以B项表述最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A D两项与题意明显不符,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分封制史实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2分)
(2)据材料二,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4分)
(3)据材料三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资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6分)
参考答案:
(1)背景:地主阶级日益堀起(士阶层日益括跃,受到各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的信息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从士阶层日益括跃,加强中央集权的视角期分析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高即下令招贤。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魏、晋时代,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的信息来概括共同点。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属于观点论证题,回答该类试题要从正反两个视角去分析作答,分别给出理由,依据材料三中“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的信息来概括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的选官制度的变化从中央集权的角度分析作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1月山东乳山市高三期末)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
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
---门下省---尚书省--工部。这说明唐朝中央职能部门
A.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B.中国古代中央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和加强
C.唐朝中央制度中民主原则的体现
D.唐朝通过三省六部制废除了宰相的权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兴修水利工程中央机构的运行程度上看是有分工有监督的。中书省草拟,门下审批,尚书执行。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体现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下面对这一特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皇权高度强化
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相结合
C.皇权独尊与世袭
D.具有明显的人治色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说明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实质上为地主阶级服务的,而不是为平民百姓服务的政权。ACD的说法正确,但与材料的核心观点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郡县制与分封制主要不同在于:
A.郡县分两级,分封分四级
B.分封制主要在周朝实行,而郡县制开始于秦朝
C.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D.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分封制不利于巩固周王的统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