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宁曾这样说道,“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
①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③共产党人也要学会经商④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通过材料的表述可知,政府收受的粮食税额减少,从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矛盾,因此D项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涉及土地制度的变迁,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B项和C项发生在斯大林时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促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的直接原因是
A.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工人阶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C.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取得了多数
D.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直接原因”, 由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在此情况下,十月革命的时机成熟,因此选A。其他三项都是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
点评:在历史选择题的应考过程中,最易出错的莫过于对设问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之类题目的分别了。一、直接原因:它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是指不经过任何中间事物或中间环节而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二、主要原因:是指在各种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它既可以是经济因素,也可以是政治因素,也可以是其他方面。三、根本原因:是本质的,在众多历史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的原因。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的区别是,后者决定前者;前者是诸多现象的主要因素,可有多个;后者只有一个,但也可同时是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1年苏俄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前后,苏联的酒的平均消费量比美国的平均消费量多一倍,也比30年前的苏联多一倍,嗜酒者的平均年龄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7岁。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很高
B.改革停滞,不少人消沉颓废
C.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地位下降
D.国家解体,个人前途日益渺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危险局面。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改革停滞,不少人消沉颓废”的社会现实。A、C、D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