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11分)根据设问,请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
(1)在中国奴隶社会周王朝统治时期形成的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有哪些?(2分)
(2)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核心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3)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留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遗产是什么?(2分)
(4)近代西方社会最典型的民主政治体制有哪些?(2分)
(5)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分)
(2)核心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及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回忆、再现所学关于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相关内容,不难直接得出,周王朝统治时期,即西周时期,所形成的重要政治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①分封制;②宗法制。二者联系紧密,属于表里关系,宗法制是核心(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体现(表)。
(2)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及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结合所学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出,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历朝封建统治者都在很大程度上采取许多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为加强君主专制制度,主要体现在处理好两对矛盾:即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3)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及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古罗马法律对后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来认识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留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遗产,体现在:A.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整个西方民主政治的奠基,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B.古代罗马的较健全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后世具体法律的蓝本和基本框架。同时,古罗马的法治理念及相关法治机构对后世影响深远。
(4)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及题干要求,本问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内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居于每个国家历史传统以及现实国情的不一样,因此,①选择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不一样(体现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征);②同是一种政体的国家,其民主政治的践行程度也不一样。可知,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主要体现在: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
(5)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及题干要求,本问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相关内容——建国初期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知道,新中国在建国初期,即加强了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扩大和践行了民主政治,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即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新中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②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加强;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民主政治·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罗马法律的影响;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
B.防止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说明明代严格执行身份限制,这一措施有利于强化社会管理和控制,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意不相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37分)自主探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城邦即城市国家( city - state),通常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的乡村构成。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产生过不同形态的城邦。中国春秋以前的诸侯国也可以视为一种城邦形态。孟子说:“公侯皆方百里。”(《孟子·万章(下)》)这就是一个城邦的大小规模。
比较中国古代城邦和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完成表4。(8分)
表4
| 春秋以前的中国
| 古代希腊的雅典
|
主权的归属
| 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
| ①
|
官员的产生
| ②
| 选举和抽签
|
土地所有权
| ③
| 公民的私有土地
|
工商业状况
| 官府控制,规模小
| ④
[探究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摘自马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表体现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
|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 路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A.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 B.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 C.地方自主性不断增强 D.经济区域间联系加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表格的内容可知,秦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层级总体上以三级制为主,同时层级逐渐增多,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日趋严密,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与发展·地方行政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如图反映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郡国并行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分封制下地方是“王国”,郡县制下地方行政区划是“郡”“县”,行省制下地方行政区划是“行省”,而从图中看到既有“胶东国”“高密国”之类的名称,也有“北海郡”“济南郡”之类的名称,因此可知是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点评:本题属于图表型历史选择题,解答本类题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