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C.防止土地抛荒
D.巩固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出汉朝
A.实行冶铁官营
B.开创了郡县制
C.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设置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
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等信息,结合汉代盐铁官营的政策,可知A项符合题意;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郡县制,故B项排除;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及田主姓名,编制图册,史称“鱼鳞图册”。明朝政府编制“鱼鳞图册”的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限制土地兼并?
B.便于分配土地
C.便于征收赋税?
D.便于奖励垦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学派(儒家一派)的代表人物叶适主张:“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假)使其果出于厚本而抑末,虽偏,尚有义;(倘)若后世但夺之以自利,则何名为抑?”材料表明
A.重本抑末思想存在弊端
B.儒家崇尚工商业的传统
C.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
D.义利兼顾成为主流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和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叶适的第一句话“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是他论述的中心观点,即:重本抑末这种思想观点并不正确。接着他又具体地进行了论述,如果真的是出于重视农业的用心去抑制商业,想法做法虽失偏颇但也无可厚非,虽无可厚非但实际上这种想法还是“偏”;但是后世之政府也经营商业与民争利,怎么称得上是抑制商业呢?这种后世的做法在客观上承认了商业活动对社会的贡献(利)和重要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为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这表明他
A.肯定“工商食官”政策
B.肯定“重农抑商”政策
C.肯定商人的社会价值
D.否定小人物的社会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他的这一做法?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AB不对,“工商食官”是指官府垄断工商业,“重农抑商”是指抑制商业发展,都与题干不符;D在题干中也无从体现。因此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