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④②①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图中各个人物和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⑤③②④①分别是伽利略、牛顿、法拉第、普朗克和美国电脑互联网技术。根据所学知识,力量中心应该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根据那个时候(五口通商后)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颇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材料中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
A.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C.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D.洋务运动的开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纷纷破产,为了生计,很多人开始进城务工,所以出现材料中“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的情况。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民国时期,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的主要原因是
A.西式服饰的传入
B.民间服饰的变革
C.政府的推动
D.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中国档案材料,1950-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工作的苏联顾问或专家共计1093人。1958年8月赫鲁晓夫访华,中苏达成协议:在华苏联顾问或撤回,或改为专家,以后将根据中国的需要继续派遣专家。国务院通知“各部门聘请苏联专家必须严格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苏联向中国派遣专家1957年有952人,1958年915人,1959年699人,1960年410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得到苏联的大力帮助
B.中国试图摆脱苏式发展模式
C.反映出中苏分歧越来越严重
D.苏联撤走专家是中国“三年经济困难”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从1950--1953年,苏联派出专家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工作;从1957年--1960年,苏联派出专家的数量在急剧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B、C三项说法正确。苏联撤走专家是中国“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而非决定性因素。故D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在2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总体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和强化(本题共10分)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什么?(1分)这种经济基础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哪些方面的保障?(2分)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思想是什么?(1分)这种思想何时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1分)
(3)请你从积极作用(3分)和消极作用(2分)两个方面评价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参考答案:(1)小农经济(1分)兵源和税源(2分)
(2)儒家思想(1分):西汉中期(或西汉)(1分)
(3)积极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有利于大型公共建筑,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等(任意答3点可以给分,
消极作用:思想文化的控制,皇帝专制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或明朝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中央集权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可以给1分;若学生列举史实,如焚书坑儒、奸臣宦官当政政治腐败、明朝厂卫制度导致社会黑暗等,也可给分)
本题解析:(1)该制度与自然经济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了解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2)维系中国专制统治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之所以登堂入室,关键在于董仲舒在西汉武帝时的发展(3)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前后两期来评价,并且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