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②不对,都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拱卫中央,西汉实行郡国并行,通过郡县和封国并存以拱卫中央。③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④明朝废除丞相,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统合功能”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科举考试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统合功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文化上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科举制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把选官的权力收回中央,其主要的目的是扩大统治基础,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A项只是在思想上的作用;C项是科举制的特点;D项不是科举制的主要作用,其最终也是为B服务。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南宋遗民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然则行台省之名,苟非创造之初,土宇未一,以此任帷幄腹心之臣,则必衰微之后,法制已隳,以此处分裂割据之辈,至若承平之时,则不宜有此名也。”马端临评价的是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宋朝的地方机构改革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唐宋的科举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然则行台省之名”、“以此任帷幄腹心之臣,则必衰微之后,法制已隳,以此处分裂割据之辈,”由此可以判断作者评价的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故排除A、D两项。根据材料中“行台省之名”可以判断为元朝的行省制度,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宗法制就是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项和此无关,其它三项都是表现,但对历代统治者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其中心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虽然反复出现,但在秦汉以后毕竟不占主流,传统宗族观念对人们社会生活有影响,其影响程度显然不如A。答案A。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是一道程度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掌握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