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11~1833年,穆罕默德·阿里进行一系列扩张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有(?)
①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②建立了一个以埃及为中心、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③影响了国内改革的进程④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能力,四项都符合主题干之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穆罕默德·阿里创办的工业最为重要的是
A.民用工业
B.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C.军用工业
D.棉纺织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穆罕默德·阿里崛起的最深刻的社会意识因素是
A.在反抗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独立民族意识
B.英法的殖民侵略
C.马木路克的暴政
D.奥斯曼帝国的支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社会意识因素’.B、C两项是社会现实,A 项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意识,D项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选修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并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洋务派先后创办了30多所洋务学堂。这些学堂大致分为“方言”教育、“武备”教育和科技教育三大类。“方言(外国语)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创办的上海广方言馆等;“武备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科学技术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路学堂等。所有这些学堂虽门类各异,但均是为迅速培养洋务人才而设立,且以适应当时的外交和军事需要为己任。此外,为适应洋务需要,中国政府从1872年开始多次派遣留学生去外国学习军事、航海等知识。除创办以军事服务为目的的各类专科学校外,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大批初等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及师范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学院和农学院等,用来培养专门人才。为了向这些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他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这些学校属陆军部管辖,实行免费教育,学生食宿在校,还能领取少量津贴和衣服。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两国教育改革的相同之处?(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相同状况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1)军事目的主导(为军事服务);开展留学教育(留学生出国);开展外国语言教育(培养翻译人才);教育的实用性(功利性)明显;军事教育带动其他教育发展(军事教育有助于教育近代化)。(8分)
(2)工业文明(革命)的冲击(2分);西方国家的入侵(2分);富国强兵的需要(2分);认识到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国家强大)的重要意义(1分)。 (7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