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表格中①②③处应填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诗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时期各有哪些代表人物(各举两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杂剧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繁荣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清小说有哪些突出成就?试举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宋代词创作进入鼎盛阶段,元代散曲创作进入高潮时期。②明代盛行传奇剧,昆曲独占鳌头;清代京剧兴起,并走向成熟。③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2)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刘禹锡;晚唐:李商隐、杜牧。
(3)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为戏剧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元代统治者注意保护艺人,且元代初年废止科举制,断绝了文人进仕之路,一部分文人从事杂剧创作;宋金时期杂剧和诸宫调等表演艺术的发展是元代杂剧繁荣的基础。
(4)明清小说的突出成就首先表现在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比如有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神魔小说《西游记》、世情小说《红楼梦》、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明清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极为宽泛,对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和伦理道德作了相当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如《红楼梦》通过描写封建贵族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相。明清小说创作的艺术水平高超,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成功塑造了像诸葛亮、关羽、武松、鲁智深、孙悟空、猪八戒、范进、贾宝玉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3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诗人。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
裁。(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和他的代表作。(4分)
(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4分)
(4)从以上描述中,你从中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3分)
(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2分)《离骚》。(2分)
(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
时代精神。(2分)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特征,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2分)
(4)诗歌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中国古代诗歌的有关内容。(1)通过材料本身的特点和作者就可以作出判断。(2)屈原诗歌的主要文学特色: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句式自由灵活,句末常带“兮”字;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感。(3)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李白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科举制度的实行使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充满了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南宋辛弃疾的作品表现出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诗歌作为思想文化是对但是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的反映,同时它又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可以看出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辨证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是
[? ]
A.发明地动仪用于测定地震方位
B.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运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D.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仪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下列相关表述有悖史实的是?
A.左思因赋写的好而得到汉武帝重用
B.造纸术已经发明
C.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简
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书商们竞相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可以得出B、C两项说法正确;依据所学知识,赋这种文学体裁是西汉时期出现的,D说法正确;左思是西晋时期的,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帝王。故A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