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写道:“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下列对“停滞于静止状态”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口多,消耗大,影响社会财富的积累?②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③中国古代一直是世界最富的国家?④作者的结论是基于东西方比较研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消耗量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中国古代一直是”这个说法不准确。正确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上述材料中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D.水利工程的兴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指井田制下的“公田”(名义上国有,实际是以周天子为首的奴隶主阶级私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是指承认了“公田”和“私田”的等同地位,也就承认了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阶级这一新生产关系的合法性,这一新生产关系的出现是由于春秋以来生产力的进步,而这一生产力进步的显著标志即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即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封建时代香港先后出现的生产性行业很多,最主要的是农业、渔业、航运、制盐、采珠和制香。其他还有烧灰(石灰和水生动植物的壳灰)、打石、制作陶器和瓷器等等。……沿海居民以从事渔业、航运、制盐、烧灰、采珠等为主,农业只能在坡地和谷地发展。新界是主要农业区,九龙半岛和港岛、离岛的农田相对较少。……封建时代香港的农产品以农户自身消费和在附近地区销售为主,除名茶外,其他农产品很少远销。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香港经济的特点,并据此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材料二?从1841年至1860年的19年间,整体经济就经历了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凹”字形发展过程。……中国作为战败国,缉私力度更加减弱,各国商人以香港为基地的走私活动越发猖獗,这也使香港的合法贸易减少,财政收入降低,公共开支紧绌。……在官商各界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的情绪笼罩下,地产主抛售地产,有些商店被迫倒闭。港英政府汉文正使郭士立写道:“香港地方贸易出现的情况,比最感失望的商人所做的估计还要糟得多。”这是香港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个萧条期。
(2)依据材料二指出香港政治地位的变化并归纳香港经济发展的概况。(6分)
材料三? 2000年至2005年,受到区域和全球经济环境不断改变,以及与内地进一步融合所推动,香港经济结构持续向服务业转移。内地经济发展蓬勃尤其为香港服务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同时,内地拥有大量低廉的土地和劳工资源,以及内地生产力不断上升,也推动了香港经济朝高增值发展。2000年至2005年期间,整体服务行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由86.6%增至90.7%,而制造业及建造业则分别由5.4%和4.9%下跌至3.4%和2.9%。
——以上材料均摘自卢受采《香港经济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香港经济结构的变化,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特点:行业多,分布广泛;地域特征明显;小农经济,自给自足。(3分)
原因: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贸易发达;耕地偏少。(3分)
(2)变化: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基地。(2分)
概况:走私猖獗,合法贸易减少;波动性大,经济萧条。(4分)
(3)变化: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制造业及建造业比重下降。(2分)
原因: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政策的实施;内地经济发展为香港服务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受区域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4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东汉时期逐渐推广到全国,分析下列提供的几种情形,其中直接有利于推动当时“铁犁牛耕”耕作方式普及的因素有
①东汉时,“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被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取代
②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
③东汉时期冶铁鼓风工具得以改进
④盐铁官营制度的推行,使官营冶铁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剪纸是我国古代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1反映的是男子驾车到农田耕作的情景,图2反映的是妇女在家中纺织的情景,共同反映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故选A。其它各项均为体现。
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点评: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