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6分)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
2、判断题 下面一组图片是民族工业生产的火柴盒上的商标,它们反映了(?)



①民族企业的生产水平?②反对侵略的爱国情怀?
③民族工业的萎缩?④“实业救国”的思想抱负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3、判断题 图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的国际会议的代表证。由此判断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4、判断题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纺织业、采矿业是当时最大的两大工业? ②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仍然没有形成 ③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④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5、判断题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2分)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材料三?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4分)
材料四?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消费支出构成(%)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食品支出
| 43.6
| 40.9
| 39.6
| 37.1
| 34.7
|
衣着支出
| 17.4
| 16.7
| 14.0
| 13.6
| 13.2
|
设备用品及服务
| 9.4
| 9.5
| 10.4
| 12.2
| 11.2
|
医疗保健支出
| 3.9
| 4.5
| 4.5
| 4.9
| 6.4
|
交通通信支出
| 4.9
| 5.5
| 6.2
| 6.0
| 7.0
|
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
| 10.0
| 11.2
| 12.8
| 13.3
| 14.2
|
居住支出?
| 6.7
| 7.1
| 7.9
| 8.2
| 7.9
|
杂项商品及服务
| 4.6
| 4.6
| 4.6
| 4.7
| 5.3
|
?
(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