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以下材料是康熙帝对明朝灭亡原因的分析:
材料一:“万历以后,赋敛繁而民心涣散,闯贼以乌合之众唾于燕京,宗社不守……”
——康熙《过金陵论》
材料二:“崇祯之诛除阉党。极为善政,但谓明之亡于太监,则朕殊不以为然。明朱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子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亡。”
——康熙三十一年《东华录》
材料三!“明朝引南宋讲和之非……发天下兵迎战,前后千余员,凡出关者非死即降,靡有孓遗,财赋因之已竭,人心随而思乱,百万雄兵尽没东海,亿兆穷民罹于边戍。元气尽伤于关东,闯贼蜂起陇西,贼至京师,文武逃散,无一死难者,……取其殷鉴不远之诫,自警自戒去尔。”
——康熙《宋高宗父母之仇终身不雪论》
材料四;后世亦有无大失德而损覆其家国者,如明之崇祯年间是也。皆由臣子背公徇私,外言路者变易非?淆乱可否,曾无实心体国之人,故至此耳。
——康熙《讲筵绪论》
(1)康熙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6分)
(2)康熙帝探讨明亡原因的目的何在?康熙帝对明亡原因的认识有何主要偏颇之处?你认为明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9分)。
参考答案:
(1)原因:统治集团只顾党派斗争,不顾国家利益。赋税繁重,民心散离;李自成借机亡明;辽东(后金)用兵而不讲和,战略错误;对辽东用兵致使财力、兵力衰竭,元气大伤,明臣下对朝廷不忠诚。(6分)
(2)目的:吸取明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作为鉴戒)。(2分)主要偏颇之处在于:否认宦官专权给明朝造成的严重危害;将明亡的主要罪责归咎于廷臣;竭力为亡国之君崇祯帝推卸亡国的责任。(5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专制统治的腐朽。(2分)
本题解析:
(1)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分析归纳,如:“赋敛繁而民心涣散” “闯贼以乌合之众唾于燕京”“ 明朱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子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亡””百万雄兵尽没东海,亿兆穷民罹于边戍。元气尽伤于关东,闯贼蜂起陇西,贼至京师,文武逃散,无一死难者”。
(2)“取其殷鉴不远之诫,自警自戒去尔。”可知其目的是吸取明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据;再根据明朝灭亡的真实原因分析归纳,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专制统治的腐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其中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B.“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公羊传·禧公四年》)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D.“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A.孟子
B.老子
C.荀子
D.墨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荀子在总结各家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庞大而系统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不完全一致,长时间不被正统的儒家重视,但却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图表,下列选项中与图表所呈现的信息最吻合的是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展处
[? ]
A.加强区域合作对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B.经济全球化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
C.越南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重要地位
D.亚太经合组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