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蒋介石在《告全国军民书》中说:“美国与英国自动声明放弃他们在华不平等条约的特权。”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称:中美和中英新约“使中国结束了百年的耻辱,展开了光明的新页,致无限兴奋的庆贺”。此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提高了民族尊严和自信心
C.改变了中国无平等外交的局面
D.意味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美国与英国自动声明放弃他们在华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可知此举是指在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美英为了鼓励中国抵抗日本法西斯,从而减轻自身的压力,而放弃了对中国的治外法权等特权,故选B,此举不能体现出ACD,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常见的现象。回答第16?18題。
小题1:对外交往是一种文明交流的行为。下列文明成果受到对外
交往影响的有

小题2:?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的数据对比,从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小题3:造成下表中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应是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马克思在1864年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专门提到了中国理财官王茂荫及其“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他因此事在1854年受到申斥,他也是《资本论》中惟一提到的中国人。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入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进入,白银外流
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94年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曾说:“为给帝国出兵朝鲜制造借口,要设法怂恿清国政府出兵朝鲜,镇压东学党之乱,巧妙地把清朝政府拖入日本预设的战争陷阱之中。”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
B.抗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
C.甲午中日战争具有偶然性
D.抗日战争具有偶然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
[? ]
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