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世纪时流行的天文学观点“地球中心说”的提出者是
A.托勒密
B.哥白尼
C.伽利略
D.布鲁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理论的作者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 )
A.“尚贤”
B.“制天命而用之”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法为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众多学者看中儒家思想的原因在于儒家思想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发展,有助于世界人民的民生幸福,所以答案选C,A项是墨家主张, B项强调人定胜天, D项是法家主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高考中以往较多地侧重在其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而该题则侧重于其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均在开设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与此紧密相联,以后的高考中会加大对此方向的考查,希望引起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香港、澳门得以回归,最主要的因素是?
A新中国已成为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增强?D“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各方所接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香港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涉及到国际关系问题。对外关系的主动性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在这方面的法令和措施是
A.奖励保护工商业,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B.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
C.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
D.焚毁刑具,停止刑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理解。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社会生活”、“近代化”,C项中的“大人”、“老爷”的称呼都是封建社会的遗留物,把它们给废除,充分体现了近代化,而其它三个选项,没有体现生活生活的现代化,比如A项是经济方面的,不是社会生活方面的。所以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4分)民本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智慧的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民,因无恒产,则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曾云:“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正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林肯所主张的民有、民治、民享,就是兄弟主张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为实现这一主张提出了什么设想?(1分)简要评述上述内容。(2分)
(2)依据材料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来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
(3)据材料三,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分)简要分析毛泽东提出这一思想的依据。(2分)
参考答案:(14分)
(1)主张:明君制民之产可使民安居乐业。(1分)
设想:每户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1分)
评价:孟子肯定了人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要求的正当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体现了孟子“民为贵”的思想。(2分)
(2)来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优秀成果;中国民主革命的现实需要。(2分)
不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不包含对普通民众权利的尊重;孙中山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国家是人民共有,政治是人民共管,利益是人民共享。(4分)
(3)内涵: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着地位。(2分)
依据:毛泽东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之源。(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