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战后乔治·凯南在《苏联行为的根源》中说:“在今后很长时间内,苏联仍是很难打交道的。但并不是说,苏联要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以便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推翻我们的社会制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面“冷战”不可避免?②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③“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④“冷战”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对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②③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对她的国务卿提名进行的审查时说:“单靠美国无法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而没有美国世界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美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世界也想让美国领导。”
——2009年1月15日新华网专稿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么?(2分)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承担大国“责任”采取了那些措施?(3分)这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对比材料一、二,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何异同?(7分)
参考答案:
(1)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2分)
措施:实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
影响:世界处于长达30多年的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状态。(3分)
(2)同:以世界的领导者自居,积极谋求世界霸权。(3分)
异:前者着力于与苏联的对抗;后者着力于与世界各国的合作。(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
图一、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图二、《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2分)
(2)材料二中图一形成的原因有那些?(2分)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指出二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1分)并简要概括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状况。(2分)
(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三中“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2分)
(2)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抗衡美苏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法德和解是关键;马歇尔计划的客观作用。(任答两点给全分)(2分)
特点:逐渐走向联合;逐渐由经济联合走向经济政治联合。(2分)
(3)苏联解体。(1分)总体趋势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分)
(4) 欧洲联盟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苏联的解体;经济多极化趋势的不可逆转。(4分)
本题解析:(1)这一题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只要课本知识熟悉,不难做出回答。其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应该指欧洲显示出来的对抗、对峙但不发生战争的相关史实,如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则应该是冷战双发之间发生的热战,即朝鲜战争或者越南战争等。
(2)原因:首先要能根据图一得出这是在考查欧共体形成的原因,然后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忆形成原因,并迁移过来,即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抗衡美苏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法德和解是关键;马歇尔计划的客观作用等;特点:要求结合材料中的两幅图片,由第一幅图片可以得出其特点是欧洲各国走向联合‘由第二幅图可以得出欧洲的联合由经济发展到经济政治的联合。
(3)这一题的答题依据是“根据材料三”,所以结论要从材料三中得出。标志:根据材料三中的“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可知标志是苏联解体。基本状况:根据“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出现了缓和的趋势”、“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可以知道是总体趋势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4)这一题的答题依据是“结合材料二、三”,所以就需要从这两个材料中提取跟多极化有关的信息,由材料二可以得出欧盟的崛起,可以引申出欧盟和与欧盟类似的力量中心的崛起;由材料三可以得出苏联解体这个原因,再加上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基本理论,世界多极化根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所以答案就自然得出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 ]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