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名例律》中指出:“在律,‘正赃’唯有六色: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及坐赃。自外诸条,皆约此六赃为罪。”第138条规定:“诸监临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第33条规定:“诸以赃入罪,正赃见在者,还官、主;已费用者,死及流配勿征,余皆征之。”《断狱律》总第493条规定:“诸应输备、赎、没、入之物,及欠负应征,违限不送者,一日笞(chi,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十,五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 第18条规定:“即监临主守,于所监守内犯奸、盗、略人、若受财而枉法者,亦除名;狱成会赦者,免所居官。”第136条规定:“诸受人财而为请求者,坐赃论加二等;监临势要,准枉法论。”
—— 选编自《唐律》
材料二 一般来说,在西方绝大多数国家不存在制度性的系统腐败,虽然那儿腐败丑闻也屡有披露。早在1776年瑞典就开放了政府记录,供民众查询;美国1976年通过的“阳光下政府法”规定,联邦政府的50个机构和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应律师的请求根据法律许可而举行的秘密会议除外;美国的媒体也可几乎无限度地报道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通过自主的新闻报道、转播、调查、评论等,发达国家的各级官员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尼克松抱怨,即使换一把椅子,也得小心翼翼,以免被新闻界抓住了口实;1971年《纽约时报》连载美国卷入越战的文件,尼克松总统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要求停止连载,但《纽约时报》拒绝,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后法院裁决,总统败诉,报纸继续连载。
现代国家主要有预防性的廉政规范立法与惩治性的反腐立法,前者如美国有“从政道德法”,英国有“荣誉法典”、“防腐败法”等;后者如美国有“1977年涉外贿赂法”,德国有“利益法”、“回扣法”等。
现代国家反腐败无禁区,通过落实弹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即使像贵为总统的尼克松、克林顿,也免不了尴尬甚至下台的命运。
西方国家克服了早年的恩赐官职制、政党分肥制的弊端,逐步发展为如今的占职位少数的政务官由党派轮流充任、占职位多数的事务官由考试录用的制度。美国规定,政务官官职不得作为竞选的许诺;事务官不受政务官更迭的影响,其升迁实行考绩制,不犯过失即不得被解职。
——选编自《西方国家的反腐败机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律》对官吏经济犯罪类型的规定,归纳其对官吏经济犯罪的处理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实行的反腐败措施。谈谈其对我国现在的廉政建设的启示。(10分)
参考答案:
(1)(8分)犯罪类型:贪污罪;受贿罪。(每点2分,共4分)
处理特点:贪赃即惩;计财与分案情论罪,限期追还赃物;宽严相济;对特殊官吏加重处罚。(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2)(10分)措施:实行透明政治、透明行政;实行新闻独立、新闻监督;进行反腐败立法;建立弹劾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分开的现代公务员制度。(每点2分,共8分,任答4点即可)
启示:反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完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治标又治本;清除腐败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每点2分,任答1点计2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计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诸监临官受财而枉法者”,“诸以赃入罪”可知罪名有两种,即为贪污罪;受贿罪。又据史料“诸监临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可知贪赃即惩;“诸应输备、赎、没、入之物,及欠负应征,违限不送者,一日笞(chi,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十,五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可知计财与分案情论罪,限期追还赃物;“诸以赃入罪,正赃见在者,还官、主;已费用者,死及流配勿征,余皆征之。”宽严相济;“即监临主守,于所监守内犯奸、盗、略人、若受财而枉法者,亦除名;狱成会赦者,免所居官。”“诸受人财而为请求者,坐赃论加二等;监临势要,准枉法论。”对特殊官吏加重处罚。对于反腐败的认识考生可从制度建设,教育措施,公民素质等方面着手。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史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能力。据材料“早在1776年瑞典就开放了政府记录,供民众查询;美国1976年通过的“阳光下政府法”规定,联邦政府的50个机构和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应律师的请求根据法律许可而举行的秘密会议除外”可知实行透明政治、透明行政;“阳光下政府法”、“从政道德法”,“荣誉法典”、“防腐败法”等;“1977年涉外贿赂法”,“利益法”、“回扣法”可知进行反腐败立法;“美国的媒体也可几乎无限度地报道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通过自主的新闻报道、转播、调查、评论等,发达国家的各级官员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可知实行新闻独立、新闻监督;“通过落实弹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可知建立弹劾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监察制度;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监察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 ? ? ? ? ? ? ? ? ? ? ? ? 。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王权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
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题干是说天干地支与君主有关而非已经在群众中普及;C不对,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D不对,题干无从体现;B符合题意,夏商周时期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考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点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主要);
(2)具备继承性和发展性;
(3)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共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以下是有关这两部作品的有关材料:
《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盂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思考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1分)这种共同精神,在东西方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4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根据材料分析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2分)其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的只能是“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的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参考答案:(15分)答案:( 1)、精神:人文精神(答出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同等给分)。(1分)影响不同:中国当时的人文精神并未对传统思想产生巨大的冲击(2分)。欧洲人文精神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2分)。
(2)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2分)
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等。(任答两点,共2分)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束缚;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答对1点给1分,答对3点给3分)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法国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3分)如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比两国也可,评分标准与上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角度说主要是指(?)
A.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开凿灵渠
C.开创皇帝制度
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这属于秦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不属于政治范畴;CD表述正确,都有片面化的问题,都从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因此A表述最为全面、准确。
点评: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最佳选择题:此题型的特点是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切合题意,其他各项看似也对,但因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就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做题中要反复比较后再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创新求真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下列体现了这一思想内涵的有( )
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②秦始皇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③唐太宗实行的科举制 ④康熙帝设立实行的“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