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请挖掘历史信息,探究历史问题(25分)
资料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资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探究一:(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资料二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4分)
资料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中国近代史》
探究二:(2)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出现此特点的原因是什么?(7分)
资料四:情景模拟:1916年北京某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探究三:(3)上述模拟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思想解放运动?(10分)
资料五:东亚现代化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儒学创新的契机》
探究四:(4)资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该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仁:为政以德;节用爱人。(2分)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
(2)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或西方进化论)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1分)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维新派对西方的政治主张认识肤浅,未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西学在我国宣传力度低;儒学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康有为受儒家教育思想深);减少变法阻力。(任答三点得6分)
(3)新文化运动;(1分)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1分)评价:积极意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人们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创造了条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局限性: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②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8分)
(4)东亚现代化进程不是照搬西方模式,儒家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2分)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2分)
本题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孔子的思想主张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回答。
(2)根据材料信息“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分析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信息“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可知是指新文化运动,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和评价。
(4)根据材料信息“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回答第一小问,再根据所学回答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正确态度。
点评:高考历史材料题有很多种类型,如文字材料题、图片材料题、表格材料题、混合材料题、开放材料题。各种题型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需要考生大致了解。文字材料题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般从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史学专著等文字资料中摘取、改编的片断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取材典型、灵活变通、直接明了等特点;表格材料题其实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将文字材料表格化,它由各种项目的科学客观数据构成,表格材料题具有简洁性、直观性、对比性、归纳性等特点;图片材料题把有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图画如历史文物和人物的照片、地图等作为材料,这类材料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强的特点。混合材料题就是把以上几种材料混合使用;开放材料题所选材料开放,大多脱离教科书,新颖,活泼,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开放试题的答案开放,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并非唯一,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全国文综历史试题比较重视文字材料的提供,但是近几年,其他几种类型也时有出现,不可小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近代宪法的发源地, 英国宪法常被人们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与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 而是分别由很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与判例加以规定……因此, 英国宪法被称为“不成文宪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现实的政治原则, 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山东人民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中国)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真实实践是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宪法的特点、地位, 并举例说明之。
(2)材料二认为, 美国宪法“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现实的政治原则。”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根据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参考答案:
(1)特点:不成文宪法。地位:近代宪法之母。事例是《权利法案》,德国、日本建立了和英国类似的宪法和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2)洛克提出分权理论,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应该分立,这是对理性政治的深刻思考。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法院,这就将上述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3)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本题解析:本题一方面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考查学生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词“近代宪法之母”、“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不成文宪法”等方面归纳即可,事例可以结合《权利法案》以及德日的相关内容即可。第(2)问,实际上考查启蒙思想的实践,,解题时注意关键词“文艺复兴时代”“理性政治”,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整理归纳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及主张思考归纳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新兴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新兴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团结起来发动了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力战后美苏对峙的政治格局,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正确。区域合作是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A排除。不结盟运动只是冲击美苏格局,而不是动摇美苏霸权地位,C排除。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只是政治格局,而不是经济方向,D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
A.“礼”
B.“仁”
C.“德”
D.“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时代中国社会处于急遽大变革,社会动荡,分封秩序已难以为继,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情势提出自己的变革主张,即恢复“周礼”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安定,但“周礼”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特征其目的在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这与春秋战国时代新社会力量的崛起和发展相违,孔子“礼”制主张最终必然破产,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为什么尊崇孔子,抬高孔子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追求。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参考答案:
(1)主要政治观点:主张维护周“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
(2)原因: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
(3)思想追求:渴求知识;追求美德(中庸);尊敬老师,并不盲从。
相似观点:两人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第(1)问,解题时可以先归纳材料一的主要内容,由材料中的“仁”(德)、“礼”(道)等几个方面归纳即可。第(2)问,解答本问需要结合孔子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作用的角度,即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作用的角度来回答。第(3)问,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的“求知”、“更爱真理”、“中庸”等关键词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追求,然后比较孔子的主张找出其相似点——“中庸”。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