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一状况指的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小国寡民的城邦”正是因为人少才能有利于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政治,而不能促使希腊城邦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也不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当然“小国寡民的城邦” 也不能决定雅典等城邦实行民主制度,因为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了雅典等城邦实行民主制度只能是因为雅典等城邦的商品经济,而不是小国寡民的城邦,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罗马从共和体制向帝国体制转变的主要特征是 参考答案:BADC(得分依次为3,1,1,0) 本题解析: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由原本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是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即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决策权的转变是政体变化的主要特征,B是为最佳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其予以政治放逐。公元前415年春,陶片放逐法在雅典城邦的适用终结。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代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参考答案:(1 )古希腊历史正处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它也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有代表性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