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2、选择题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这一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的进步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理学的演变
D.闭关锁国政策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
——《春秋繁露》
材料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
材料三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象山先生全集》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什么要求?
?
(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
?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
?
(4)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
4、选择题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
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
5、判断题 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