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托古改制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祖宗之法不足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大意是:对古代变更越完尽,对人们带来的便利就越多,即使圣王复作,也不会舍明代税制,而恢复唐代税制。这里强调了改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四个选项都强调变法,但A、C、D项都强调变法,和材料意思一致;B强调借助古人来进行变法,与题干材料思想差异最大,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8年11月江苏徐州市高三期中联考8题)达尔文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指它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C.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热情
D.为变法图存了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天演论》与19C末中国人的忧患心态产生共鸣,激起“救亡图存”的强烈意识,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中的三幅图是近代前期中国先进阶级提出的不同的救国方案。三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②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 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④ 依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分别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的《四洲志》及魏源《海国图志》,以及天平天国运动领袖冯仁玕的《资政新篇》,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①④两项只符合《资政新篇》的特征,②③两项是三者的共同点,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理论到实践” 的标志性事件是洋务运动将向西方学习付诸实践,迈出了近代化的一步,此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但都没有找到中国的出路;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标志性事件是毛泽东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因此选D。?
点评: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应突出一个主线,就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渐进过程。抓住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关注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抓住五个重点:就是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潮、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中国各种思想家层出不穷,严复的主要成就是
A.翻译《天演论》
B.领导实业救国
C.领导新文化运动
D.编写《海国图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其中严复的主要成就是翻译《天演论》来阐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理论武器,B不是严复的实践C他不是新文化的领导者D是魏源的作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