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清王朝统治风雨飘摇,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D.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全线得以勘定。黑瞎子岛曾见证了该地区100多万km2的领土与祖国分离的过程。与此相关的条约是
①中俄《瑷珲条约》 ②中俄《北京条约》 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④中俄《改订条约》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知识点。A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B项是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D项指渡江战役。故选C。
考点:解放战争
点评:解放战争的四个阶段:
①防御(1946、6—1947、6):1946、6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②反攻(1947、6—1948、8):1947、6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③决战(1948、9—1949、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④渡江战役(1949、4):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推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