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1949——1955》,这一文献不会揭开下列哪一事件的内幕?
[?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中国代表参加万隆会议
D、尼克松访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上海合作组织与欧盟的不同点,是2010年安徽高考题。本人认为答案值得商榷,设问应该为——“欧盟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别是”,否则语言逻辑不通,因为上海合作组织没有实现促进地区政治一体化,而欧盟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在A项前面加“没有”或“是否”亦可)另外,提倡政治“互信、协作”有促进政治一体化的倾向。BCD都是共同点。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一是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是二者兼有;二是把题支和题干进行比较,看题支本身是否表述错误,题支是否满足题干考查的要求,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题支,才能当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2年3月4日,中国提出了政治解决当前叙利亚问题的“六点主张”。此前,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史无前例地先后两次动用否决权。中国积极参与叙利亚问题的和平解决,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表明
①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②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之一?③我国奉行友好结盟政策④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③奉行友好结盟政策与史实不符,在新时期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④与题干要求不相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具体表现为“不结盟”。出现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20世纪60年代末 ,中苏关系严重恶化,结盟的环境丧失
B.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改善了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C.邓小平同志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新的科学判断成为国家层面的普遍共识
D.结盟与不结盟都只是表现形式,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仍然没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主要原因是进入80年代,国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在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要求,战争的威胁在日趋减小,和平的力量在不断扩大。邓小平同志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分析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美苏争霸战略态势由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转变为美苏势力基本平衡的状态。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助长另一方的霸权主义。如果中国独立于两大国之外,则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第二,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必须为国家的根本利益服务。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打破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相对孤立和封闭的状态,必须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必须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正是基于以上两点,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