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为拿起武器保家自卫的高山族战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情景发生于甲午战争期间
B.他们的斗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C.粉碎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企图
D.表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反映的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高山族战士保家自卫反映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故选D。A项错误,台湾人民的保卫台湾的斗争是在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订后;B项错误,并未得到清政府的支持;C项错误,台湾人民的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反映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故选D。
点评:《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消息传到台湾,台湾民众掀起了顽强的保台运动,虽失败告终,却反映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正确的战略战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报道:“该区成立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区”应该是? ( )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
D.解放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时间信息把握时代特征,1934年的中国正处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由题干中的“农民、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可选举委员”等信息分析,这应是农村革命根据地,A项正确。日本占领区人民不会享有此权利,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的中共所在地,解放区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表格中所列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归类。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
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的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经济上: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有利于抵制西方经济侵略,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文化上:洋务派兴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为近代中国社会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政治上:洋务派主张维护清朝专制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经济、文化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材料一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黄宗羲和章炳麟思想的异同,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1776年《独立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1789年《人权宣言》?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出的民主精神,并分析他们与启蒙思想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共同点:都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差异:前者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后者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原因:明末清初: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上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清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2)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启蒙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思想指导与实践)。继承了启蒙思想精神(或者启蒙思想为宣言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将它们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