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C.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D.富人乐于输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这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该政策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材料 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经1929年减少30%,企业倒闭1.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80万,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对法国民主制度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1936年6月,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天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勃鲁姆政府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它规定一般工人的工资可提高7——15%,待遇极差的工人的工资可提高2——3倍,允许工人和职员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两周带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政府还着手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失业工人的帮助,对法兰西银行实施监督,把部分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全国铁路公司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勃鲁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有大约600亿法郎被从银行提出,其中280亿法郎被转往国外,与此同时,左翼政党内部就取缔法西斯组织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1937年2月,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
——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法国人展阵线政府成立的背景: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鲁姆改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左翼力量形成联合。共同之处:针对经济危机;实行国家干预政策;提高工人待遇和福利;监管银行。
(2)对法国经济复苏起到一定作用;遭到大资产阶级反对,未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果;阻止了法西斯势力上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特殊条件是
[? ]
A.实施产业政策
B.制定经济计划
C.财政和货币政策作为调控手段
D.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横扫全球的经济风暴(1929年经济危机),将世界资本主义的巨宅大厦,推回到早年“国民经济”及帝国时代的陋屋规模,西方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运用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B.重建世界货币体系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建立极权政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了自由主义的失灵,为此美国等民主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德国等开始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建立极权政体。重建世界货币体系是为了世界金融体系和贸易秩序的稳定,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上反映出“大萧条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分界线”,并以“走向战争”四个字概括1929年一1939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你认为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大萧条影响的论断是否正确?为 什么?你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走向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是正确的。(亮明观点)
1929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极大,使其前后两个10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一战结束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战胜的资本主义大国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危机前事实)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的策源地。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开始,德、意、日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逐渐解体,世界“走向战争”。(危机后事实)(前后对比,证明30年代危机确实是“分界线”,同时危机后的事实也证明了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20世纪30年代世界“走向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德、意、日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具体原因主要是经济危机促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侵略扩张,以及英法美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按照题目要求,说明对30年代世界“走向战争”原因的总体认识。)
本题解析:题目涉及的核心问题是,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题目的观点可分为主观点,副观点。主观点是:“大萧条(指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分界线”。副观点是: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总体而言,我们应先就30年代经济危机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从教材寻找答案,然后,再与题目观点进行对比。由于题目副观点有“走向战争”的提示,我们可以进一步缩小思考范围,只看30年代经济危机是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这一问题。教材内容表明,危机促使德、日法西斯上台,并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从而证明题目的副观点是正确。下一步再回想一下危机前的世界形势,看是否能与危机后形成显明对比,从而证明危机是否具有“分界线”的作用。危机前由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世界相对和平,也为各国经济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确实与危机后对比明显,所以,题目的观点是正确。具体作答分析见例题答案中的标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