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4分)发展经济,关注民生,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的两幅图片

(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保障民生的具体做法(4分)。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六单元引言
(2)请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10分)
材料三?由于粮食和日用品产量有限,我国曾经对粮食、食油、布料等实行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工农业产品的增加,供应紧张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政府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票证供应。当年的粮、油、布票证,如今成了收藏家的藏品。现在,人们再也没有花钱而买不到东西的烦恼了。?
——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66页
(3)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4)根据上述经济政策的调整,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6分)
参考答案:
(1)做法:直接救济;推行“以工代赈”。(4分)
(2)变化: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建立“福利国家”;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新经济”的出现。(10分,答出3点即给10分)
(3)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4分)
(4)启示:①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必须关注民生;②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③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据。(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
A.高度垄断
B.自由放任
C.忽视农业
D.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是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结果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使矛盾更加尖锐,美国民众期盼新的有力政府,促成了罗斯福的上台和新政的实施。因此选B。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经济制度的一次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核心是
[? ]
A.通过谈判缓解社会矛盾?
B.鼓励消费发展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
D.国家干预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该表反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
行业国家
邮政
电话
铁路
航空
英
100
100
100
75
法
100
100
100
75
日
100
私有
75
25
美
100
25
25
私有
[? ]
A. 扩大政府开支?
B. 发展基础工业
C. 改善交通条件?
D. 建立国营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由于A、C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 B项虽属客观因素,但它出现于抗战胜利后,是由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造成的。因此从时间上(“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可将其排除。从材料“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
点评:29--33年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广,从材料可以看出,已经影响到中国。各国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实行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中国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也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