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 )。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的“地方乡绅”是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也就说明了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主义的压迫。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合众国民在中国港口,自应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望厦条约》这一规定违背了国际关系的有关准则,首先提出这一准则的是
A.格劳斯秀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克劳塞维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通过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与格劳秀斯提出的“国家主权独立”有关原则相违背。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对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评价正确的是(?)
A.秦始皇的最大功绩在于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B.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开创了“开元盛世”
C.康熙帝收回台湾之后,设置台湾行省,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疆
D.三人都是封建帝王,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了重大贡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应是禹的儿子启,而不是秦始皇,故A错误;“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出现的,故B项错误;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故C项错误;D.三人都是封建帝王,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了重大贡献说法正确,故选D项。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最早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
D.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最早促使"。中国近代风俗习惯变化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而西方列强的入侵客观上也起到了在中国传播了外来文化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中写道:“在中国,对外政策重新回到周恩来1954 年所倡导的路线上来,即把外交政策同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目标联系起来,而不是过多地同意识形态的目标联系起来,是7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与“周恩来1954 年所倡导的路线”直接相关的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建国后外交方针变化的理解能力。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有助于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表明中国对外政策更多的是谋求国家利益,而不是过多地强调意识形态的对峙。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