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选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有相当数量的红军”进行判断,可知是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与中共相关的革命军队北伐时称“国民革命军”,抗战时称“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称“人民解放军”,故排除A、C、D三项。因此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进入中国腹地1864年他们溯长江西上最远可到达的通商口岸是 
[? ]
A、九江 
B、汉口 
C、沙市 
D、重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间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A、B、C符合史实;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宣传抵制日货的歌谣:“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方提倡国货,一面仇物制抵。”此歌谣的出现应该是在
A.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
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青岛问题未及”和宣传抵制日货,符合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特征,结合史实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没有收回青岛主权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中史实不符。
点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无产阶级觉醒的标志,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今天我们积极倡导的五四精神与此相联系,所以必须对其要有深刻的领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这段材料表明
A.《天朝田亩制度》从未实行
B.《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有所显现
C.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范围仅局限在安徽、江西两地
D.《天朝田亩制度》有反封建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 “照旧交粮纳税”,表明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限于当时的环境和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实现,故答案选择B项。A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的影响在江南地区,不仅局限于安徽、江西两地,故C项不正确;D项不是材料反映了的内容。
点评:关于《天朝田亩制度》,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1)从《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土地分配、产品分配)看,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特点:中国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从实施的情况看,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落后性和空想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