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文化特别看重祖宗,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家族礼仪等,与此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
A、内服与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2、综合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天子、诸侯世,而天子、诸侯之卿、大夫、士皆不世。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有卿大夫不世之制,而贤才得以进。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殷周时期哪些主要的政治制度?(3分)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2)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历史依据。(1分)为实现“海内一统”秦始皇在交通建设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有益措施?(2分)
材料三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
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钱穆《国史大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按示例填写表格。(3分)

(4)综上所述,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3、判断题 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皇帝
4、选择题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
A.宋朝 监察、控制地方官
B.明朝 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
C.汉朝 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
D.唐朝 代天子出巡、检查地方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