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它
A.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特权
B.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C.使案件的审理有法可依
D.是由平民代表制定的法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使案件的审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一定的保护,因此选C。
考点:《十二铜表法》
点评:《十二铜表法》内容广泛,条文清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权利, 但维护的仍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二 秦汉以来,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的监察机构名称,据材料二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4分)
(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英国与中国唐朝的监察制度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监察制度完整、灵活;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汉朝在地方设立刺史,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2分)发展:唐朝由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2分)特点:方式多样;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注重立法建设。(4分,三选二)
(2)共性: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2分)
不同之处: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 法律规范监察机制。(4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可根据材料一中看出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而材料一中的“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则足以证明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二是监督的范围实在广泛。秦汉时期的监察机构主要包括御史大夫和刺史,是一个简单的基本知识的考查。“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同时也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
(2)第二问的不同之处,可结合中英两国实施监察的目的上看出:中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英国较充分地体现民意,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至于相同点其实也是非常多的。例如,中英两国的政府都是非常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都注意提高执政的能力,和维护自身的统治。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英国与中国唐朝的监察制度的异同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等。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的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理学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汉制;战国时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唐代的国家富强;宋代的理学兴起。秦代实行郡县制、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明末思想领域提倡“经世致用”、鸦片战争后林则徐为首的思想家推动新思潮萌发。?
考点:中国古代的各朝制度的特点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古代的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情况。服饰反映时代的背景,各朝代特点也能通过服饰上反映出来。古代各朝的政治制度特别是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情况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读下图,你所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此图反映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②该制度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③该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该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和继承制度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虎符为秦代重要军事信物,此物一分为二,一半由皇帝掌握,另一半由将帅拥有,调兵时须将二者合二为一验证真伪,结合题意要求,可知“甲兵之符,右在皇帝”答案选A,B C D三项无权拥有虎符。
点评: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的具体表现是“三公九卿制”,在地方表现为“郡县制”,材料强调了“三公九卿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高考关注的角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和具体特征,而秦代是这一制度的开创时期,应从整体上对此有所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