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件的能力。材料中给出了结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找出相关的史实去论述这一观点即可。根据“解体”的含义,需有两方面的史实: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选项中只有B符合,故选B。
点评: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原因:第一,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着农业生产的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可谓“得市场者强,失市场者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有着“世界工厂”之称,请分析其得市场而强盛的原因。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德、日、俄四国是怎样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国内市场问题的?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为什么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
(4)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经济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市场。围绕“市场”的话题,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加快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1)①政治制度:较早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对外扩张: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对外进行疯狂的殖民侵略、血腥掠夺、殖民贸易,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殖民帝国。③科技力量:最早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2)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通过《宅地法》,加快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3)①众多的殖民地可以带来的广阔的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②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4)①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握机遇,拓展市场,应对挑战,趋利避害。②改革开放,加强与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求得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合作与发展。③发展科技,拓展国内市场及增强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本题解析:解答第(1)同时,注意分析要全面,可从政治、外交、科技三方面概括。解答第(2)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然后分另lJ说明美、德、日、俄四国解决国内市场的途径。解答第(3)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t9世纪末20世纪初”,然后从殖民帝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方面概括原因。解答第(4)问时,注意本问是开放式设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核心是“一化三改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也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综上所述,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村民自治一枝花,她在合寨发新芽,民主选举好领导,小康路上大步跨”。这是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村民最喜欢的一首山歌。1980年,合寨村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委员会,率先实行村民自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约束力
③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④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村中的民主政治建设,这属于基层民主建设,可以提高村民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民间的凝聚力,“率先实行村民自治。”可见是村民创造的成果,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以“穿衣”为喻,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符合你的身份地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统一着装不就行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