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4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走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是怎样确立的?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政体”?用史实说明,和英国的新制度相比,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10分)
(2)有人说,法国是资产阶级“政府体制的试验场”,在《人权宣言》发表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孟德斯鸠等“政府体制设计家”们所能想到的或没能想的政体几乎都在法国出现过。请至少举出《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曾出现的三种资产阶级政体及政权名称,并说明法国最终通过什么宪法、确立了什么政体?(4分)
(3)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革命理想,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怎样的革命实践?(4分)为了维护革命实践的胜利成果,革命党人在法律上做了怎样的努力?(4分)
从政体结构来看,孙中山理想的国家政权更接近以上那一国家的体制?(2分)
参考答案:(1)怎样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3分)
原因:君主立宪制使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和法律的制约,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3分)
说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得到较好的贯彻。《1787年宪法》规定,政府的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这三个权力部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行使否决权;国会可以2/3多数票再次通过被总统否决的议案;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4分)
(2)举例:1791年建立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君主专制政体;1875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任3点即得3分) 1875年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2分)
(3)实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4分)制订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临时大总统权利。(3分)更接近法国的体制。(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根本原因是由于( )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战期间,张謇的企业发展较快,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侵略造成的;而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张謇的企业无力与之竞争,故很快走了下坡路,这整体上是由于中国没有取得完整的独立导致无力保护民族工业造成的。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2年议会改革前的英国议会代表制
……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沓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
——《英国史讲义》
材料二: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
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
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
——《潘恩选集》
材料三: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832年前英国议会制度的主要弊端。(6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最主要说明了什么?指出其仍存在的不足。(4分)。
参考答案:
(1)弊端:选区分布不合理(或议会代表分配不合理),新兴工业城市居民无选举权;存在暴政残余(或上议院的权力依然被贵族把持)。(6分)
(2)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或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以财产收入作为获得选举权的主要依据。(2分)说明: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上升。(1分)不足:选民资格仍有财产限制。(1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以1832年议会改革为例,考查了1832年前后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概况,以史实为基础,总结归纳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关系。(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选区之间议员分配不合理,人口多的地方并未获得较多的议员比例。材料二主要说的是暴政的残余。(2)材料三主要说的是1832年改革的内容,重新划分选区分配议席;在选举子各方面,“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这一切都说明了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占据了中心的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年未满25岁,为合众国国民未满7年,及当选时非其选出州来源:91考试网之居民者,不得为众议员……年未满30岁,为合众国国民未满9年,及当选时非其选出州之居民者,不得为参议院议员。众议员名额,应按照本联邦内各州的人口分配。这种人口的决定,除全部自由人外,应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这种自由人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的劳役的人口,不包括未纳税的印第安人。此材料能反映的问题是
①美国宪法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②美国人权存在着严重问题
③美国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受到极大的限制
④美国宪法最早体现启蒙思想的人权原则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以下漫画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对其表述准确的是

A.国王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
B.国王可以收税
C.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D.国王可以招募军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国王作为英联邦的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因此选C。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保留了国王的君主制度,享有最高待遇,但实权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2)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3)国王是国家元首,但“临朝不理政”,权力有限,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