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史》记载:“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上述材料不能显示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 )
A.针对时弊
B.虚心求教
C.查漏补缺
D.旁征博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可以看出,A.针对时弊和C.查漏补缺;从“,阅书八百余家”可以看出,D.旁征博引。只有B.虚心求教,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孙中山有关民族主义的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此题,首先要联系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主张有哪些,再和现实相联系,第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中的鞑虏指的是满清贵族,而第④小项“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中的异种指的也是满洲贵族,这两项都是适应当时社会背景的,满清政府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共同反对的对象,不推翻清朝,中国就不能走向独立富强,但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满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部分,不应以“鞑虏”、“异种”等词语形容,而①和②的追求世界和中国民族平等的理念,直到今天仍试用当今社会,答案为C。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内容,并和当今社会有机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为了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派遣文成公主入藏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此时唐朝国富兵强,故大败吐蕃。松赞干布俯首称臣并向唐廷求婚,唐太宗选出一位通晓诗书的李姓并宗室之女封为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远嫁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答案为A。
考点: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但学生应进一步掌握文成公主入藏在加强民族关系方面的重大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盛极一时,但这种强盛只是表面现象,主要是因为
A.占领地区太多
B.难以统治
C.欧洲封建势力的反扑
D.波旁王朝伺机复辟
E.被占领地区人民的觉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本质上而言,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的强盛是建立在其对外战争基础上的,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资本主义势力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较量,但对其对外战争要区别对待,客观评价,前期反对反法联盟的进攻,维护了资本主义法国的独立和革命成果,后期当他开始为称霸欧洲而战时,他就奴役了欧洲许多民族国家的人民,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促使其民族意识觉醒,这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答案为D。
考点:一代雄狮拿破仑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尤其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要能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革命工作中,恩格斯给予马克思无私的支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供经济援助以保证马克思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从事革命理论研究
B.替马克思为报刊撰稿,从不署自己的名字
C.为便于照顾马克思,将马克思一家从巴黎接到伦敦
D.给马克思提供自己积累的第一手资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此题主要考查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私帮助有哪些重要表现,联系教材可知,由于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引起了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慌,他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于1849年遭到法国政府再次驱逐,全家搬到伦敦,但并不是恩格斯接去的,此题答案为C。
考点:无产阶级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详细掌握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帮助与支持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