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①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②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清朝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是为国富强;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论证能力,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具有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做好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本题的特点,本题属开放型试题,无论支持哪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给分,更要注意做到史论结合,理由要充分,所举史实要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中提倡使用国货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的思想和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 ]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结果:浪费了人力和资源,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
(3)异军的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4)中国工业化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随和的“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周村人陈寿亭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到资产雄厚企业家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到:“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
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
D.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说明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
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
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主要阐述了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人世界观近代化的起步,使天朝上国观点受到冲击,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