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是指
[? ]
A、日本扩大侵略
B、美日争夺激烈
C、抗日高潮出现
D、国共分裂对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北伐战争初期,北伐军主力主要集中在
A 两湖地区 B.闽浙地区 C.两江地区 D.黄淮地区
参考答案:北伐战争前夕,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即先集中主 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再挥戈东进,围歼孙传芳的兵力;最后北上,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从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和教材表述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初期,基本执行了这一方针。
本题解析: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
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东亡矣!”
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
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在毁坏大轮船”。对此的正确认识是:
A.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B.是一种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C.是一种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社会意识
D.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义和团有关传单的正确认识与评价。铁路、电线、大轮船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代表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义和团在反帝的同时,将它们加以破坏,体现了义和团盲目的排外性,是一种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本国人民谋取:(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利,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实行者。
──《九国公约》
请回答:
(1)条约中“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都是平等的吗?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这一矛盾需要调整?结合条约内容和史实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中国是不平等的,因为中国处于被侵略的地位。对其他缔约国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对美国更有利,因为美国可以凭借经济优势排挤其他列强。
(2)主要调整美日在争夺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战后争夺世界霸权,日本在一战期间和战后在中国扩张势力,同美国利益发生冲突。条约规定“不得谋取……优越权利”,实际上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抑制了日本实力的膨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