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何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7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
参考答案:
(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7分)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等教会人士。(8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材料中提炼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路德宗教改革的目的,抓住材料中教会与世俗权力关系的信息,知不光要建立民族教会,还要把司法实行政教分离。针对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大的原因分析,可结合德意志民族的发展的状况,可推断出有大量的社会需求,另外印刷术的应用为此提供了技术条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的理解,抓住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目的,因此可理解为: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等教会人士。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坚持《圣经》的最高权威
B.简化宗教仪式
C.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D.主张“先定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先定论”是加尔文的思想,不是马丁·路德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英国宗教改革后?
A.国教成为英国人的唯一信仰
B.《圣经》失去了神圣的光环
C.教会最高首脑听命于国王
D.王权高于教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宗教改革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英国教会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同时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和仪式,也就意味着王权高于教权。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安排,这一观点出自( ? )
A.天主教
B.路德教
C.加尔文
D.东正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第一个明确宣布“教随国定”原则的国家是
A.德意志
B.法国
C.英国
D.瑞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517年,在德意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路德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与天主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斗争的最终结局,是在德意志首先实践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