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曾怀着对当时蒸蒸日上的国家的极大兴趣,到莫斯科旅行。罗曼?罗兰一方面表示“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一方面又认为那里“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必须承认这一切……”。纪德则写道:“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而对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则享受更多的优惠。”?
——钱其琛《外交十记》
材料二 罗曼?罗兰则对苏联人的精神状况表示了担忧:“我确信,他们有时甚至过分低估了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其生存力……青年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的成就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就会产生动荡。”纪德则写道“苏联人对于国外的局势和状况处于惊人的无知之中。他们被弄得深信:外国的一切都远不及苏联好”。
——钱其琛《外交十记》
请回答:
(1)两位作家到达苏联时,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呈现怎样的特征?罗曼?罗兰看到人们正在从事什么经济建设工作?成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罗曼?罗兰和纪德担忧什么?说明他们担忧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工作: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成效:完成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成为工业强国。
(2)①特权阶层形成,践踏民主。根据:斯大林模式使国家权力高度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②个人崇拜盛行,思维僵化,对国内外局势极度无知。根据:苏联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下,“伟大领袖”一人的思维代替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维,思想理论上只有一种观点,学术文化上只有一个学派,艺术创作上只有一种风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 ]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 走这种道路的国家是
A.英国
B.苏联
C.法国
D.美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描述的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斯大林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短时间内快速了实现了俄国的工业化,但长期实行造成了苏联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和后续动力不足问题,所以答案选B,A C D三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上述特征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
A.涉及经济领域
B.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C.未进行政治改革
D.导致苏联解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