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
[? ]
A.19世纪70年代前后
B.甲午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一战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史上,新旧人才培养模式并举的局面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出一部分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但清政府的教育政策并未因此改变,所以出现新旧人才培养模式并举的局面。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的“根源”要从社会性质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因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导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种种奇怪的现象,这也是由中国特色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留学主要目的地是欧美;19世纪末,留学主要目的地转向日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转变? ?
C.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要求?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上述这段话的作者、文中所提到的“破屋子”和“裱糊匠”分别是:
A.李鸿章清政府抵抗派
B.李鸿章清政府洋务派
C.曾国藩清政府维新派
D.曾国藩清政府洋务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