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结合中国思想发展史,关于“儒道”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董仲舒新儒学没有吸收道家思想
B.隋唐时期道家不受统治者重视
C.宋明理学没有体现出“儒道互补”
D. 李贽认为的“道学家”实际是“儒学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尧舜之道无他,耕耨是也,桑蚕是也,鸡豚狗彘是也。”下列观点与本材料作者观点相似的是(? )
A“克己复礼”? B“穿衣吃饭,即是伦理”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大体含义是古圣先王的治国之道是重视农本生产勿夺农时,即孟子所主张的要对民众实行仁政,而备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仁政的特质,A D两项是压抑人性的表现,C项与仁政无关。
点评: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容丰富,多反映在儒家学说中,先秦时期的孔,孟,荀三位思想均有所论述但又各不相同。以后儒家弟子即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完整,即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出现达到顶峰。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的民本思想却有本质的不同,希望仔细理解体会。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李贽抨击理学家:“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下列对李贽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挑战正统思想
B.否定儒家思想
C.批判理学家虚伪
D.反对绝对权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李贽主要批判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他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又据已学知识可知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因此可知李贽没有否定儒家思想,故B的表述不合史实,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末清初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君主专制,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故正确答案为C。在官方“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说明宋明理学依然占统治地位,故A错误;启蒙思想不是彻底否定,没有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故B错误;“自由”“平等”思想在近代才真正在中国进行传播,故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