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组织的宗旨不包括
[? ]
A.市场开放
B.非歧视性贸易
C.公平贸易
D.片面最惠国待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6~1966年,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 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③以市场经济制度为保障 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956~1966年,当然没有市场经济,所以凡是含③均是错误。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①②④。另外,1956~1966年的确是以工业化为目标,的确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却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9年1月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问题(11分)
(1)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体现在哪里?(3分)
(2)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哪里?(4分)
(3)你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的遭遇?(2分)
(4)从“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1)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3)一方面中国遭受了巨大的屈辱的灾难;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逐步觉醒;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4)落后就要挨打、不能闭关锁国、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事物、自强不息等。
本题解析: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体现可以从战争本身及战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概况;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学习西方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要一分为二;启示的回答从正反两方面得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时期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1954 年宪法颁布后
C.“文革”结束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建国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分期,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初建时期、“文革”十年曲折发展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世界贸易的发展
C.跨国公司的出现
D.世贸组织的出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