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读下面漫画,下列阐释错误的是? ( )。

A.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B.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D.美国为经济全球化背负沉重负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此话意在
A.抨击理学对人的摧残
B.强调“理”大于“法”
C.赞扬理学的积极作用
D.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理学发展到清代已陷入僵化,特别是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性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束缚,戴震反对理学对人的束缚、摧残,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适应这一趋势,中国采取的历史举措是
A 实行改革开放? B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改善中美关系? D 加入世贸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认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不包括
A.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B.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C.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2)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上: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4)教育和学术上:由贵族垄断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出现,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D表述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是在秦朝时期,因此选D。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生活就是历史,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坐京张铁路的火车来的北京。”赵洋说:“我刚给家里拍了封电报,让家里给我寄点钱来。”他们当中说话不符合当时现实的是( )
A.张义
B.李辛
C.赵洋
D.王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公车上书和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京张铁路建成于1909年,电报业务兴起于1877年,故1902年四人说话时,王平的话不现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