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汉朝时中国农业开始使用牛耕技术
B.曲辕犁在东汉已经出现
C.二牛一人犁耕法在当时已经较普遍
D.当时非常重视农业灌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光绪《周庄镇志》载,俗有田底、田面之称,田面者佃农之所有,田主只有田底而已。盖与佃农各有其半,故田主虽易,而佃农不易;佃农或易,而田主亦不易。“田底”和“田面”的实质是
A.佃农和田主共同拥有土地
B.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C.封建官府防土地兼并的措施
D.封建农庄经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田主和佃农分别指的是土地的所有者和租种土地的使用者,也即地主和佃农。材料描述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实质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佃农不可能对土地拥有所有权,A错;材料未提及封建官府抑制土地兼并的问题,C错;封建农庄经营不属于本质问题。D错。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封建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 ?②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
③土地兼并导致的必然结果 ?④封建国家向农民强派劳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片标题,反映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的情景,①④在图片中无从体现,因此选B.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
点评:纵观近几年高考历史和各个阶段性测试题,图片型选择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不仅体现了新课程“左文右图”或“右文左图”的编排理念,同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避免了历史学习的枯燥性,适合学生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B.棉花种植与纺织业日益扩大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业日益发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中并没有涉及到植棉与其他农业生产的比较数据关系,所以A项错误。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是在明代中期以后,所以C项错误。D项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先秦人们种植的农作物中,黍适应粗放的耕种方式,而粟对水肥土壤要求较高,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粟却成为主要的作物。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粟的产量更高
C.气候变化使水热条件改善
D.统治者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