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突出说明
A.北宋王朝政治腐败
B.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
C.变法内容不合时宜
D.王安石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2、判断题 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积贫——富国
B.积弱——强兵之法
C.“三冗”——取士之法
D.保证时间——免役法
3、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减轻农民负担
B.限制高利贷、大地主剥削
C.抑制土地兼并
D.改变积贫,达到富国目的
4、判断题 下列关于方田均税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目的是公平收税标准
B.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最受地主官僚反对的
C.收回地主兼并的土地,公平分配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常平、广惠所贮藏的钱粮),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裒多益寡(移有余而补不足),而抑民,豪夺之意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不识字的乡农们去申请青苗法的贷款,要经过以下程序:为了填写申请书,就要花钱请书吏,再拿到衙门去申请,碰到贪官污吏,中间不知要花多少打点费,而且贷款多少完全由官吏写,农民不识字呀。据史书记载,虽然变法规定的利息是二分,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实际利息,竞达到原先设定的三十五倍,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于是逼得农民宁肯“哀求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去借高利贷,也不敢向政府贷款……更糟的是,王安石过于自信,急于求成,在推行新法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
——吴明明《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
材料三 朱熹说:“介甫(王安石)之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杀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青苗法实施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青苗法实施过程中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应该如何评价材料三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